专业实习实践是推动“校园学习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讲堂”有效融合的重要途径,近日,2023级生态班赴锡林郭勒盟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期间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实践思政课堂”,通过实地参观与深度交流,同学们在行走中感悟历史脉络,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与生态使命在心中生根发芽。

锡林郭勒博物馆:触摸地域文脉,筑牢生态自觉
在锡林郭勒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的引导,系统了解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变迁、历史文化传承以及游牧文明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从远古时期的生态环境遗迹,到近代以来的草原保护实践,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不仅是专业责任,更是关乎地域发展、文明延续的重要使命。“看到草原生态从破坏到修复的历程,我更加明白了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参观后表示未来将把专业知识与生态保护实践更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践行初心:草原样地的生态守护行动
走出博物馆,同学们奔赴草原实习样地,开展“捡垃圾 护生态”实践。在蓝天白云与绿草如茵间,大家俯身捡拾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草原生态。这不仅是专业实习的“生态课”,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守护生态的具体行动,诠释生态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展: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在“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展现场,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案例,全面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当地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生态建设领域,从政策制定到具体实践,从防风固沙到草原修复,一系列举措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党的领导是推动生态保护事业的根本保证。

座谈会交流分享:凝聚思想共识,明确行动方向
实习实践的最后环节,吴艳玲老师、王阳老师、哈斯其木格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座谈会。大家结合参观感受与专业学习,围绕“如何将家国情怀融入生态实践”“党员在生态保护中应发挥怎样的先锋模范作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预备党员同学带头分享感悟,谈到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实习和未来工作中主动承担急难险重的生态任务;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则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生态保护事业贡献青春力量。老师们在总结时强调,“行走的实践思政课”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课堂,希望同学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生态建设大局,让青春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此次实习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专业认知上得到深化,更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把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专业所长服务生态保护,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图文编辑:马艳玲 初审:吴艳玲 复审:高峰 终审:苏小波